十多年前拿了驾照, 除了今年年前雪路打滑没刹住车轻微蹭道旁障碍(土堆)外,从未出过主动事故(被追尾、被剐蹭的不算)。 看到隔壁帖子很火, 开贴聊下自己的看法:
开车的目的是为了 [安全、快速] 到达目的地,开车途中的事情都要围绕 [安全、快速] 这两个目标展开。
保持车距不使用距离测算,速度变化时,人眼对距离的判断会有很大误差,高速上的测距牌也只有很少一部分路段才有,但我们需要随时保持距离。 一般根据车速,与前车保持 2 ~ 3 秒的距离即可。 太近了反应不及容易追尾,太远了容易被超车,很麻烦。
遇到事情灵活处理。 例如主道上发生事故车未挪走时,是应该借用应急车道通过,还是排队等候事故完后走主路?
与人和善,不嫉恶如仇,不上纲上线。 遇到加塞的一般会拉链式通行让行。 谁没个急事或者走错道的时候?遇到其他轻微的涉嫌违法驾驶, 一般礼让通过。从来不抱惩治恶人而与之缠斗的想法,不做危险竞驶、不做举动激怒对方。知道法律也是会修订的,规定未必总是符合现实情况的。
做好预判,未知环境下谨慎驾驶。越来越不爱晚上开车,遇到未知事件谨慎通过。反面例子就是回家过年时,山路有雪,下坡路段自动有加速而难以自知。在最后一个弯道剐蹭到了道旁障碍,幸而速度不快只是剐蹭到了保险杠。
事故出于疏忽大意,这句话对老司机尤其适用。司机离开新手村后就不容易出事故,后面与越来越大意,越来越爱在危险操作的边缘试探(主要开车回微信),就越容易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