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是牛马的牛马(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最近半年多使用 Ai+衍生工具真的是深有感触。 两年前刚出的时候那时候更多是对话充当高级咨询师,当时还是以代替搜索引擎居多。 后来变成结伴编程和问题讨论的非人类伙伴,这一阶段更多和一些网上高阶好友的感觉很像,不但有一定能力,还可以随时交流。 虽然当时有出一些代码提示,不过代码提示阶段我基本上还是以对话的形式使用。 再后来 agent 的使用,变得更加是一发不可收拾,简直是牛马的牛马。 我还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接触 ai 编辑器的原因,当时是看短视频的时候无意中弹出一个前端的博主说 cursor 怎么怎么好用(虽然我对短视频平台的技术分享一般不大感冒),不过看到评论之积极,让我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 当然 cursor 的 agent 也很给力,才让我驻足长期使用 ai agent 这一模式。 我的主要工作是服务端开发,加上我有一些本地工具,同时因为我们部门技术团队每个开发在工具开发优化上还算是有一定自主权(比如直接开发部署一下工具,或者运营用的工具,开发调优一下直接部署上线之类的)。 所以无论是生产环境,还是本地工具,以及我的个人的一些小项目,ai agent 都给我提供了巨大帮助。 具体如下 1 、本地工具类,门户导航支持修改 我个人本地项目的导航编辑修改更改为拖拽编辑,而且还是两级模式。当时我的项目是读取 json 文件,用的是 cursor 帮我实现的拖拽修改,代码改动在我看来不算小,并且成功可以用,也算是我入门接触的一个不错的场景体验 2 、公司项目表单,两次项目,3 个页面(没有让前端接入,cms 后台需要几个工具) 我这边实现服务端接口后,将对应的接口 ts 类型写好后,完全由 cursor 和 trae 实现页面,( trae 付费版出来之后,我一直使用的 claude4+trae ) 3 、公司 python 脚本转 api 服务 这个背景是另个非技术团队的一位同事用 python 写了一份 n 千行的代码工具,效果比系统内长期未迭代的代码要好很多,python 入门级别的知识已经忘干净了,一开始目标是转为项目内代码,但是毕竟 n 千行,单文件代码,时间紧任务重,最终让 ai 帮忙封装为 api 。并且提供了一些优化点,ai 也完成的不错。成功部署上线。 4 、个人 forum 项目前端相关的高速开发。 说起来也比较惭愧,一个目录创建三年的论坛项目,后端接口都写的差不多了,但是前端写的和蜗牛一样。并且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化的想法。也是 cursor 让我优化部署了第一版本到服务器上,后面有迭代过两次前端页面,最终达到目前的效果。 其中 golang 模板服务端渲染和 vite 打包混合开发,最初还是 trae+claude4 给我生成的 dome 项目,我才找到方向的,不然我当时真是有点进入死胡同了。 论坛项目 gooseforum 源码 服务端代码 我-ai 7/3 开,前端代码基本上就是我和 ai 1-9 开,我这边只复杂叭扒,ai 库库生成。 5 、我的一个 rss 订阅项目也是 ai 帮我生成了 60%以上的代码。 等等等等。。。。 所以基本上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公司项目 ai 都有不小的产出。 我这里感受到 AI 是牛马的牛马 是这样的,公司虽然雇佣我, 我虽然付费了订阅了 AI 产品(当然也有白嫖的部分,也有公司 ai 相关的工具使用),但是每次 AI 直接听令于我而非公司。在开发个人项目,或者未来做一些独立项目的时候,ai agent 作为低价牛马,性价比绝对不容小觑。 比起雇佣一个小弟,订阅一批 ai 然后批量生产还是很容易的 (因为有一天晚上,我有一个灵感项目,只有点点头绪,我开了两个窗口,同时让 ai 给我生成,我在择优使用,没错开两个窗口一起跑) 在某种程度上,只要你舍得电费,和订阅费。 你可雇佣的牛马还是很庞大的(当然如果所有人都这么搞的话,厂商的服务器可能就扛不住了)。 同时在另一个角度上看,你间接拥有了自己的团队。并且只要你和这个团队对话,这个团队对你的忠诚度还是有保证的,并且在未知领域,ai agent 本身的知识储备要远远高于我们自己的。 尤其是一些 mcp/联网/执行计算机命令(能执行计算机命令,就能编译,能编译就能实现任何逻辑)的相互配合,说是专属牛马不足为过。 单兵作战能力大幅提高,未来可期 也希望各位牛马没有自己牛马的可以去体验一下领养牛马,有牛马的也可以分享一下有什么牛马使用畅想计划 --------分隔符----------------- 大家在非编码方面有什么好的 ai 工具可以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