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碰撞测试视频分析--我为物理学正名

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说物理学不存在了,今天我就要为物理学正名/狗头tldr: 碰撞视频是符合物理规律的。但通过碰撞参数选择、视频剪辑手段等营造出了优秀的碰撞视觉效果,有取巧营销嫌疑,但无法断定为作假。1. 碰撞速度估计- 通过视频两帧截图,理想 i8 跑过自身车身的距离( 5 米)所用时间约为 0.3 秒,计算得车速约为 60km/h 。- 与此同时卡车行驶过大约一半理想车身的长度( 2.5 米),计算得车速约为 30km/h 。- 视频中提及碰撞“相对速度”为 100km/h ,和计算所得的 90km/h 大致相符。2. 为什么理想 i8 没有被撞飞- 因为车身前部有吸能结构,所以碰撞可以近似为非弹性。- 理想 i8 质量小,但是速度大,所以在动量上并没有比卡车差太多。- 两个刚体发生非弹性碰撞的结果是两车共同向左(卡车前进,理想后退)以 8km/h 的速度运动- 但汽车不是刚体,在碰撞后首先发生形变,在形变期间理想 i8 保持静止或继续前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取决于车辆刚性)。在形变结束后,理想 i8 开始后退,但视频仅展现了 2 秒的后退的慢镜头- 视频通过“短”镜头减少观众对这一现象的印象,又通过“慢”镜头放慢了理想后退的速度,进一步引导观众产生一种理想 i8 顶住撞击的错觉。小总结:非弹性碰撞不会被撞飞;理想 i8 高速 vs 卡车低速,再加上视频剪辑上的引导,并非造假。3. 为什么卡车四轮离地- 后轮:在正向碰撞中后轮离地是正常现象,因此在碰撞时的惯性力产生了一个围绕碰撞点的翻转力矩。而碰撞点通常低于汽车重心,因此翻转力矩的方向是让后轮离地,前轮压地。视频中理想 i8 同样有后轮抬升的现象。- 前轮,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很多网友已经指出的“铲子”效果,理想 i8 的中心比卡车要低很多,再加上前部的斜面设计,将卡车头“铲”了起来。第二个是卡车前轮悬挂的阻尼较小,前轮在压地后反弹了。仔细看视频其实也可以看到在碰撞初期前轮是被压向地面的,然后才是离地。本来想一步步上截图的,但是太麻烦了,相信 v 友们的知识水平,应该能看的懂。如果有分析的不对的欢迎指出。注,本人和理想公司没有任何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