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逸
日期:2025-08-21
分类:分享
浏览:1208℃
评论:0条
阿里小号虽然不是立马终止服务了,但是这个问题搞得我有点儿措手不及。 研究了几天发现实体卡有几个比较符合我现在的使用情况(发这帖子的时候发现京东的下架了?): 项目 京东 5 元 电信无忧卡 201905 孝心卡 月租 5 元 5 元 9 元 套餐内流量 无 200MB 2G 全国通用 + 10G 专属定向 套餐外流量 1 元 / 600M (≈1.67 元/GB ) 0 至 1G:0.02 元/MB (≈20 元/GB )1G 至 5G:0.01 元/MB (≈10 元/GB )大于 5G:0.005 元/MB (≈5 元/GB ) 1 元/GB (当日有效) 语音 0.15 元/分钟 0.1...
作者:蓝逸
日期:2025-08-21
分类:分享
浏览:1268℃
评论:0条
非重度用户,就日常刷刷视频 装有 Bilibili Evolved 脚本 以前关注了一些美食博主,现在登录啥都没了. 他这个找回也太六了,不知道被谁操作了一波,也不知道这样操作后有啥意义...
作者:蓝逸
日期:2025-08-21
分类:分享
浏览:1328℃
评论:0条
我先来固定 DOCK 栏:电话、短信、Via 浏览器、微信屏幕首页:便签、相机、比亚迪、米家、开源阅读、哔哩哔哩、知乎、抖音...
作者:蓝逸
日期:2025-08-21
分类:分享
浏览:1327℃
评论:0条
读书所得:驯养之道---从孙子兵法到小王子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我先解释这段,阶段性的管理,初期呢(未亲附),此时士卒尚未建立信任跟归属感,贸然严惩,肯定会引发抵触,甚至不服,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哗变.此时呢,应以文(恩惠,关怀,教化)为主,培养情感纽带.后期呢(以亲附),此时呢,士卒以信任将领,认同了集体,若因感情纵容而罚不行,那么军队将会丧失纪律跟战斗力(不可用).此时需要武(法令,刑罚)约束行为.文与武二者,缺一不可,需要具体情...
作者:蓝逸
日期:2025-08-21
分类:分享
浏览:549℃
评论:0条
2022 年,AMD 从 Zen4 架构(锐龙 7000 系列)开始全面转向 AM5 接口,从 AM4 的 1331 针脚,增加到 1718 针。没想到,1718 这个数字造就了史上寿命最长的 CPU 接口!AMD 的下下一代 Zen 7 架构处理器,预计将继续采用当前的 AM5 接口。这也意味着,AM5 接口将横跨 Zen 4 ( 2022 年)、Zen 5 ( 2024 年)、Zen 6 (预计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Zen 7 (预计 2028 年)四个架构,真印证了那句“一板传 4 代,U 坏板还在”。之前有说法称,Zen 7 会升级 AM6 插槽,搭载 2100 根针脚...
作者:蓝逸
日期:2025-08-21
分类:分享
浏览:370℃
评论:0条
之前更了 4.0 版本,服务号折叠收起来了。昨天更新了 4.1 版本,直接整成服务号二级页面了,我为了看条消息进完二级页面,还得点返回才能和别人聊天。。。你干脆取消服务号得了...
作者:蓝逸
日期:2025-08-21
分类:分享
浏览:309℃
评论:0条
看到 vivo 发布 Vision ,我第一反应就是:这和当年我对 Apple Vision 的判断完全契合。 当 Apple Vision 推出时,我就说过,这是一个信号。它不是为了走量,而是为了 验证一套全新的范式——MR 虚拟现实设备的形态、操作系统的逻辑,以及用户交互的方式。它在告诉整个行业:未来可能就是这么玩。 但 Apple Vision 高昂的定价、有限的生态体验,决定了它不可能走进寻常百姓家。 为什么国产厂商看起来总是不愿意“创新”,而是一味“跟随”?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两个关键词:试错成本 和 科技主导权。 试错成本 很容易理解。有没有资本愿意为你烧钱?公司内部愿不愿意孵化一个还...
作者:蓝逸
日期:2025-08-21
分类:分享
浏览:368℃
评论:0条
昨天女朋友去遛弯, 溜到一个规模挺大的酒店附近 楼下都是便衣, 我女朋友就想给我打微信视频让我看看 (后面才知道是有领导在酒店里住) 我这边微信视频一接通就卡在了第一个画面, 但是语音很清晰, 我女朋友看我视频和语音都很流畅 重复两三次, 每次都是这样, 画面卡住, 声音可以听见 后面我们换抖音进行通话, 就一切正常 所以微信是否有这样的技术来限制视频通话的传输, 当你进入某个区域就无法视频通话...
作者:蓝逸
日期:2025-08-21
分类:分享
浏览:371℃
评论:0条
https://fortune.com/2025/08/18/mit-report-95-percent-generative-ai-pilots-at-companies-failing-cfo/ 各位怎么看? 95%的项目失败,5%的项目有肉眼可见的效益提升。是说这一轮 AI 泡沫比实质生产率提升更大吗?还是说大部分企业打开 AI 的方式都不对? 报道 grok4 翻译—— MIT 报告:公司 95%的生成式 AI 试点项目失败 作者:Sheryl Estrada 发布日期:2025 年 8 月 18 日 上午 6:54 EDT 早上好。公司们正在押注 AI——但几乎所有企业的试点项目都卡...